查看原文
其他

希望种子项目 | 十年了,我们为什么坚持用音乐做慈善?

新媒体部 耀中耀华教育网络YCYW Education 2022-10-13



校监陈保琼博士说,我们想送给孩子的,并不局限于物质上的东西,信念、希望和爱,才是我们最重要的礼物。





采访 / 文 Coco

编辑  | 樊素




四月二十一日晚,在耀中耀华国际学校八十五周年校庆演出间隙,舞台上上演了一场特殊的拍卖会。


台上,是四幅小学生的画作;台下,是四百名应邀参会的学生家长与嘉宾。


五轮叫价后,第一幅作品被一位学生家长买下。画作里,音符在钢琴的黑白键上跳跃,旋律在大提琴的琴弦间流淌,画面的背景是梵高式的星空。





台上和台下


与这四幅作品一起被拍卖的,还有另外四十余幅学生画作。这些作品都是从北京耀中国际学校一到八年级学生画作中挑选出的获奖作品。


它们的拍卖所得,与晚宴的门票收入、广告赞助以及耀中耀华学生筹集的零花钱,将全部捐赠给“希望种子”(Seeds of Hope)项目。


学生画作


“希望种子"是耀中耀华国际教育机构于二零一一年正式启动的慈善项目。


作为学校品格教育的重要组成,该项目计划每年在耀中、耀华国际学校所在省市援建一所学校,以教育学生心怀感恩与悲悯,对所有生命彰显爱心与关怀。


“我们的学生大多出身于富裕人家。受上天眷顾,他们享有更多的丰富资源。我们希望他们走出去,看看那些不如他们幸运的同龄人是怎样在生活,并且把自己的资源分享出去。”北京耀中国际学校西方校长Noel Thomas说,“我们希望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筹款,尽到一份力,而不是简单地去找父母要钱。”


自二零零八年汶川大地震后,耀中耀华国际教育机构已连续十年以慈善演出、义卖等形式,通过三百多次“希望种子”慈善募捐活动,为贫困地区学生筹款。


据项目负责人机构德育部总监Steve Hackman介绍,“希望种子”项目已累计捐赠了十余所学校。


“我们想送给孩子的,并不局限于物质上的东西,信念、希望和爱,才是我们最重要的礼物。”耀中耀华国际教育机构行政总裁兼校监陈保琼博士说。


校监陈保琼博士



播种希望



在云南丽江大研古鎮小学,迄今还矗立着一栋名为“耀中教学大楼”的建筑物。


这是一九九六年丽江发生七级大地震后,香港耀中国际学校全体师生筹款六十万元兴建的。


“地震摧毁了他们的学校,那里的孩子无学可上,我们希望能帮到他们。”陈保琼博士回忆道,“云南丽江地震,是希望种子的第一次萌芽。但由于当时耀中办学规模有限,援建活动没能继续下去。”


二零零八年的汶川地震,让募捐的想法再度被提及。


经过数次筹款,耀中国际学校共筹得港币一百五十万元,全部用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民主小学的重建。该校于二零一零年春季落成,解决了当地上百名名孩子的上学问题。


“随着耀中、耀华的办学规模越做越大,我们希望将这种善举延续下去。”据陈博士介绍,二零一一年,学校正式把“希望种子”作为一个系统性慈善项目确定下来,并在山东青岛大剧院举办启动仪式。“希望种子”致力于在中国农村地区建立小学,带给孩子教育和希望。


当天,来自香港、上海、北京、青岛耀中国际学校的一百多名学生登台献艺,表演了乐器独奏、二重唱、管弦乐演奏、大合唱等。


连同演出的门票收入与学生举行义卖、捐款所得,耀中耀华师生将当年筹集到的资金,全部捐给了位于山东省曲阜市陵城镇的北宫小学。


此后,“希望种子”以每年播种一颗的速度推进,并由“希望种子”学校所在地的耀中、耀华学校具体承办音乐会与捐款。


二零一二年,北京耀中国际学校选定河北保定蠡县万安镇的一所小学为第二所希望种子学校;


二零一三年,广州耀华国际教育学校与广东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缔结姊妹关系;


二零一四年,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耀中耀华希望学校被选定为第四所希望种子学校;


二零一五年,重庆耀中国际学校与重庆市黔江区濯西耀中耀华小学缔结了姊妹关系;


二零一六年,耀中、耀华国际学校将希望种子撒向广州市花都区华东镇九一小学。


由于耀中、耀华的学生要定期前往姊妹学校开展活动,“希望种子”学校的一个筛选标准是距所在地耀中、耀华学校在两至三小时车程范围内。


耀中耀华师生在“希望种子”学校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耀中耀华所在地区周边学校的办学质量也有了显著提升。耀中、耀华认为,在地球村的时代,学校应该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地区。


二零一七年,学校将希望种子学校定位菲律宾马尼拉郊区贫困社区的一所中学。


马尼拉的贫困人群主要来自台风受灾难民或劳动移民,其校舍破旧,且学生大多为孤儿、受虐及被遗弃儿童。由于当地学校没有中学部,小学生毕业后无学可上,耀中、耀华学校遂计划帮助马尼拉的该所贫困学校建立中学部校舍。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538cg99ck&width=500&height=375&auto=0

德育部总监Steve Hackman介绍马尼拉项目


而在四月二十一日当晚举行的慈善晚宴上,三名来自马尼拉“希望种子”学校的学生即上台发表简短演说,并对耀中、耀华学校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


对于“希望种子”的萌芽、发枝,陈保琼博士则有更多构想。


“我希望我们的校友在成为专业人士之后,能回访当年他们帮助过的地方,如果日后有学生当上了医生,是否可以再去帮他们开一间诊所呢?这样我们的希望种子就发出了芽,越长越大。”


陈保琼博士表示,有朝一日希望种子可以做成基金会的形式,在更广阔的领域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而不仅仅局限于教育。


机构董事局主席叶国华教授和CEO&校监陈保琼博士共贺机构成立八十五周年



音乐为媒



与其他慈善活动不太相同的是,希望种子项目的一个重要筹款渠道,是耀中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音乐会。


自二零一一年在山东青岛大剧院举行“希望种子”首场演出之后,耀中师生每年都会在不同城市举办一场慈善音乐会,门票所得全部用于希望种子捐款。


二零一二年,来自世界各地耀中、耀华国际学校的学生们齐聚北京,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演出;


二零一三年,学校将演出地点定在香港理工大学的大剧院;


二零一六年、二零一七年,学生们则先后在广州星海音乐厅、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登台献艺。

历年演出现场


由于参加演出的学生是从各地的耀中、耀华学校选拔而来,留给他们集中排练的时间并不充裕。


受限于训练场地与酒店住宿费用,参加音乐会的学生通常只有一天的时间集合彩排。一天时间内,管弦乐团的各声部成员要做到从互不相识到彼此磨合。


不过,耀中、耀华国际学校的学生们总能成功应对这一挑战,因为学校给他们提供了扎实的弦乐演奏训练。


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所有耀中、耀华学校学生从四岁开始,都必须学习小提琴与乐理。


初中开始,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兴趣,学习其他乐器。因此,各地的耀中、耀华学校都基本具备一支成规模的管弦乐团。


演出前,学校会从乐团中选拔出演奏水平较好的学生参演。


此外,学校还专门设置了音乐总监一职。他负责统筹所有耀中学校的音乐教育,并策划跨校的大型音乐演出。


演出前,音乐总监根据节目编排,向各所学校的下达排练要求,老师再据此对学生组织训练。


“我们的梦想是到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创办并亲历四届“希望种子”音乐会项目的时任副校监蔡滋勤在回忆“希望种子”的萌芽过程时感慨万千。


他表示,不同校长对音乐教育的理念不同,会在音乐课与数理化等课程上各有侧重。以音乐会的形式举办慈善筹款活动,需要学校领导层认识到音乐、艺术对学生教育的重要性。


今年演出现场


“音乐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它能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听觉,有助于其大脑神经发育。”据陈保琼博士介绍,相比于其他乐器而言,小提琴方便携带、演出形式多样,且更能训练学生的听觉。


因此,她将小提琴定为所有耀中、耀华学生的必修课。


而举办慈善音乐会,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在演出中发觉自己的艺术兴趣,增强团队协作能力。为了变换演出形式,负责承办今年“希望种子”专场演出的北京耀中国际学校,决定将演出场地由专业音乐厅移到酒店,将音乐会改为晚宴。


今年演出现场


据陈保琼博士介绍,为资助困难学生,家长委员会曾协助学校多次举办筹款活动,今年的“希望种子”专场演出延续了过往慈善晚宴的形式。耀中、耀华国际学校的家长委员会积极布置活动场地、协调售票与拍卖事宜,在这一过程中功不可没。


晚宴现场



培养品格



花大力气筹款、办音乐会,不仅是为了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也为了培养耀中、耀华学生的品格。


据Steve Hackman介绍,为贫困地区学校筹款,只是“希望种子”项目的第一步。学校希望通过与受资助学校建立长期联系,组织耀中耀华学生前去参加社会实践、获得同理心,并以此让学生懂得感恩,心怀悲悯。


去年十月,Steve就曾带领香港耀中国际学校的一群学生,前往位于马尼拉的“希望种子学校”。耀中的学生们帮助该校粉刷墙壁、陪当地孩子玩耍、为其分发食物等。


“有的学生一开始是冲着完成作业去的,去了之后他们发现,哦,原来我的人生如此幸运,原来我享受了如此好的资源,原来还有好多人不能像我这样受到优待。通过参加这类活动,他们可以变得更具同理心,更能理解他人。他们会去思考,如果我出生在贫穷家庭会怎样。”Steve Hackman表示,相比于受资助学校学生而言,耀中的学生从中获益更多。


不过,做慈善绝非简单的“施予”。


耀中、耀华国际学校发展及校友关系总监陈玉凤认为,希望种子计划最大的难题是如何给受助学校送去他们真正需要的帮助,而不是去打扰他们。


“这个过程一定要是双赢的,要能做到我们的孩子有体验、他们的孩子得到帮助。”


据北京耀中国际学校12年级的学生林诗倩介绍,去年她曾与同学一道去北京昌平的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开展短期支教活动,教该校的学生学习英语。


但实践下来她发现,半天的英语教学并不能给当地学生带来明显提高,她和同学正在计划为那里的学生组织学习旅行,带他们去北京的名胜古迹参观,在游玩的过程中传授知识。


林诗倩即将去国外升读大学。她表示计划学习教育专业,把国际学校的教育方法带到其他学校。


耀中学生在“希望种子”学校




推荐阅读


《南华早报》专访校监陈保琼:我们为什么要办幼教学院?

专访耀华教育总监吕子德:真正的国际教育,不是看有多少学生进了常春藤


 耀华国际教育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